您现在的位置:成都市文化艺术学校>> 校园内外>> 新闻动态>>正文内容

舞蹈杂技进赛场上荧幕 成为成都市文化艺术学校”双生花“(四川日报)

411日下午,2013年四川省舞蹈新作比赛的第一场比拼在四川歌舞大剧院正式拉开帷幕。由全省各地各艺术院团及院校选送的15个参赛舞蹈轮番上台,让台下的观众直呼过

瘾。其中,由成都市文化艺术学校选送的女子群舞《嘟摆》从众多强手中脱颖而出,赢得了满堂喝彩。

虽然不仅有在省内外多场大赛中多次打破纪录,也有在众多主流媒体上展示风采的经验,但成都市文化艺术学校仍特意为了本次比赛新创作了这支舞蹈,在赢得掌声的同时也使学生赢得了更多的表演实践经验。
    奥运会、世博会中的“成都印象”
      近年来,成都市文化艺术学校的杂技不仅舞上了全国舞台,即使在2008年北京奥运会、2010年上海世博会等国际级舞台上也不难看见该校师生的身影。
      2008年,成都市文化艺术学校就代表四川参加了奥运会、残奥会开闭幕式的3个演出项目,是西部地区唯一受邀参加奥运会3个文艺表演项目的单位。不论是奥运会开幕式上民族特色浓郁的《羌族推杆》,或是残奥会闭幕式上的“草帽舞”,还是奥运会比赛期间活跃在各大比赛场馆内的“仿真大熊猫”……都给来自世界各地的观众留下了深刻的“成都印象”。有了好的口碑,2010年,该校那群憨态可掬的“仿真大熊猫”又再次受邀参加了上海世博会中“四川文化周”的演艺活动。整整23天的“四川文化周”活动里,每天都能在世博大舞台及园区中轴线上看到“大熊猫”们的精彩演出。

该校此次在奥运会上的精彩表现,与多年来狠抓人才培养,打造精品节目分不开。据该校负责人介绍,该校拥有雄厚的专业师资力量,学生的身体素质、文化素养和艺术特长可谓是百里挑一,学校拥有实验艺术团等演出团体,很多教学节目稍微加工,就成为舞台表演节目,学生舞台实践机会层出不穷。所以学校最大的特色和优势是,学生进校之后,可以一边学习,一边舞台演出,老师无私地“传帮带”,学生迅速适应舞台表演,毕业时已经锤炼成优秀的演员,或进入艺术院团,或到高校深造。学校也创造了毕业生就业率百分之百的奇迹。

A 新创《嘟摆》舞出羌族人民新生活

“叮当叮当……”灯光一起,一阵阵清脆的铃声便在耳边响开来,随后,24位身着艳丽的羌族服装的年轻女孩儿伴随着欢快的乐声翩然起舞。《嘟摆》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一群年轻的女演员们每人手持两支银铃登台,在忽快忽慢的节奏中看谁能舞出心中跳跃的情思,看谁能舞出羌族人民焕然一新的精神风貌。“嘟摆”在羌语中意味“欢笑”,因此,整个舞蹈便紧扣握在女孩子们手中银铃发出的欢快铃声展开,以流畅的舞蹈语汇和美姿舞韵,抒情地跳出了羌族姑娘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赛后,不少评委认为《嘟摆》可称得上今年四川舞蹈界最新的又一力作。

成都市文化艺术学校相关负责人告诉我们,《嘟摆》创作于今年年初,是该校编创人员深入我省羌族地区采风及体验生活之后而产生的一部作品。据该舞编导介绍,在当地采风期间,他们深切感受到了羌寨的巨大变化,“这种变化好像跨越了时间和空间,仿佛穿越了20年之久。”在与当地群众交流时,编创人员们甚至体会到,羌寨的变化不仅仅是物质生活的日益丰富,而是羌族人民焕然一新的生活面貌。而正是这些变化,激起了编创人员的创作激情,经过一次次对羌族民族特色舞蹈元素的提炼加工和反复推敲,编创人员几经修改才创作出了把握现实,同时却又不失羌族原生态艺术特色的女子群舞《嘟摆》。“羌族人民自古能歌善舞,发生在他们身边的变化也可以用歌舞来呈现”,《嘟摆》的编导如是说,这支作品最大的艺术特色是通过羌族姑娘颈上、肩上和腿上等身体部位摇动的银铃来诠释羌族人民在祖国富强、人民富裕的生活中的欢乐与幸福。

三进央视展示成都杂技众绝活

其实,对于成都市文化艺术学校来说,为其争得荣誉的“法宝”并不只有舞蹈一个,最近屡次在中央电视台亮相的杂技也使该校赚得了不少“眼球”。

今年除夕之夜,在央视少儿频道热播的一场名为“盛典少儿春节大联欢”的少儿“春晚”成为新年来临之际全国小观众们的一份贺礼。然而,很多观众有所不知的是,在掀起整台晚会高潮的节目“动漫歌曲联唱”之《快乐星猫》中的“麒麟组合”正是来自成都市文化艺术学校的杂技小演员。荧幕上,由该校小演员们所扮的“青蛙”、“小猫”及“弹跳龙人”等深受小朋友们喜爱的卡通人物形象生动地演绎了“龙人”和动物世界和睦相处的场景。据该校带队老师回忆,排练过程中,小演员们不论是匍匐跳跃,还是抱球后空翻,或是弹抛彩球不超过3次来回就可以表演得相当完美,导演们都不禁称赞“成都的小朋友做得非常到位!”

当然,演出顺利不仅仅是因为小演员们在校时练就了一身扎实的基本功,更得益于其仅在去年一年就三进央视的表演经验。早在去年513日,受中央电视台的邀请,该校杂技专业师生便首次携原创杂技节目《快乐熊猫》赴北京参加了中央电视台第八届职工运动会开幕式演出,得到了中央电视台领导和员工的热烈欢迎。随后不久,杂技班的12名小演员又再次前往中央电视台参加《幸福像花儿一样》——2012年“六一”晚会的录播。他们身着仿真熊猫服,与来自俄罗斯的小朋友们一起“跳绳”。成都艺校的老师介绍说,这个节目创作于2007年,以熊猫为主角,由孩子们穿上特制的仿真熊猫服,表演单手顶、叠罗汉、骑单轮车、跳绳、抛彩球等杂技。据介绍,这些特制的外套里还有很多轻型材料制作的填充物,尽管会给演员的表演增加很大难度,但却把熊猫装扮得惟妙惟肖。

人才摇篮艺术宝库

成都市文化艺术学校始建于1958年,原名为成都市戏剧学校,1989年正式更名为“成都市文化艺术学校”。作为成都市唯一一所公办全日制中等艺术专业学校,该校是成都市文化局主管的直属教学机构。学校开设有舞蹈表演(中国舞)、杂技与魔术表演、音乐表演、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木偶表演、舞台美术、钢琴、管弦乐器演奏、中国乐器演奏等专业。2012年,学校与成都市川剧院联合办学,首开“川剧少年班”,为该院定向免费培养川剧艺术人才。多年来,学校先后为部队及艺术院团输送了众多的优秀人才,是我省培养艺术人才的重要基地。学校不仅有著名油画家、美术教育家万启仁曾担任我校美术班教师,李月秋、邹忠新、阳友鹤、刘松柏等四川曲艺界大师也曾先后执教于该校。在一代代名师的教导下,成都市文化艺术学校也培养出了程丛林、周春芽、田旭中、刘艺等著名艺术家。

近年来,学校舞蹈教学成就十分突出,创作了数件在全国广受好评、专家高度评价的优秀之作。2006年除夕,应中央电视台春晚剧组的特别邀请,学校派出了阵容强大的演出团队,参加了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多个节目的合成演出,实现了成都市艺术院团20多年来上“春晚”的“零突破”。2007年,由著名舞蹈家、编导赵明编导,学校原创群舞《背靠背》也荣获全国第七届舞蹈大赛“文华舞蹈创作三等奖”,首次登上了政府奖的平台。2011年,学校创编的舞蹈《凤悲鸣》获得了新中国成立以来成都市艺术团体在国内舞蹈赛事中获取的最高政府奖项——第九届全国舞蹈大赛创作金奖,并参加了国家大剧院“2012中国舞蹈明星名作荟萃”演出,被专家誉为“中国叙事舞蹈的典型范本”。

□李思忆   图片由成都市文化艺术学校提供

来源:四川日报:2013412日 11版:《舞蹈杂技进赛场上荧幕 成为成都市文化艺术学校“双生花”》

网址:http://epaper.scdaily.cn/shtml/scrb/20130412/v11.shtml


相关文章

    没有相关内容
 
关注艺校: